找到相关内容1455篇,用时1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花五叶——南禅五家

    临济义玄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法脉传承方面,都是直接来源于洪州禅,因而临济禅实际上是洪州禅的继承和发展。洪州禅以《楞伽经》的如来藏思想和《金刚经》的般若性为思想墓础,临济禅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挥,以对...愈衍愈繁。随着禅宗各家师说的发展,其学说也愈来愈支离,有的甚至互相矛盾,错谬疑谤丛生。“有以为本,有以知为源,有云寂默方真,有云行坐皆是。有云见今朝暮,分别为作,一切皆妄;有去分别为作,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3173073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卷第七,《续藏经》第三十七册。“五部”简要为:一昙无德部(又曰昙摩鞠多)“四分律”,二是萨婆多部(或曰萨婆谛婆)的“十诵律”,三是弥沙塞部(译言不著有无)的“五分律”,四迦叶遗部(译言“重”)的...藜藿屡,沙聚塔形,爪画尊容,苟行其律仪制度,谓之佛庙可也。视制度之用不用,而佛庙之是非可知矣!”[46]   智圆对“结界”之事理的重视,实际上是反映了宋代社会世俗化对佛教生存空间的侵入。智圆试图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——智者大师的唯识观(之一)

    从假入,具有析体、拙巧二种入不同,从析假入,故有藏教起,从体假入,故有通教起。若约第二从入假之中,即有别教起。约第三一心中道正,即有圆教起。 [16]  这是四教说的活水源头。  不过,...常住佛性,先修无量四圣谛,后观诸法实相、中道佛性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,次第梯蹬,先,次学恒沙佛法,后开如来藏,次第修三眼三智,是名智别。  断惑别者,如《无量义》云:众生欲性无量。欲性无量,说法无量。...

    刘朝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273558.html
  • 唯识问答

     客曰﹕敢问修行之法,何者为先﹖余曰:之法,修  行之要也。客曰:真如是耶﹖余曰:真如非是也。客曰  :真如既不,则修行之方,正宜观有矣﹔今乃观,非矛  盾乎﹖余曰:真如虽不,然此不之真,离诸差别,绝诸  戏论,非分别心之所能及也。真既离诸差别,是故欲证真者  ,先须泯诸差别,差别不泯,则真如不能证也。然而欲泯差  别者,必先舍执有之心,欲舍执心,则非莫能致矣。客  曰:欲证不...

    刘玉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1073982.html
  • 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

    说法来加以补充。第七识之起于染净,必以第六识为增上缘,如真见道位第六识入于法,方能引生第七识起于平等性智。准此,若第六识造恶业时,必导致第七识中我执较重,故此时第七相分所熏成的种子,随从第七见分而为...人云亦云的误传之说,正在进行中。)然而从现存唯识章疏中,我们却遗憾地发现,圆测一系的看法实则大相径庭,如《了义灯》中有载:  西明云:缘极微、花等所有相分,皆熏成种。问:既从种起,云何极微等说之为假?解云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74082.html
  • 天台化法四教“三藏教”之研究──以《教观纲宗》为架构(2)

    产生。如此无我,能对治我执,出分段生死,证偏真涅槃。智者大师、智旭对于二世十二因缘、析的观点有所不同:智者大师是以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界来谈十二因缘;而智旭则是以唯识学的观点来谈十二因缘。智者大师...四教仪》偏于义理的说明,而略于观行的指引,乃著述《教观纲宗》,可见其对于教观一致的重视。所以,于《教观纲宗》开卷处云:“佛祖之要,教观而已矣。非教不正,教非不传,有教无观则罔,有无教则殆。”[...

    正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974442.html
  • 智顗「四意消文」的解经方法论

    观心释更是把天台学的架构,由四悉檀、四教、本迹等智解的方式扩大到以天台一心三的实践法门,来观照一切经文字句︰ 前悉檀教(迹)等诸如是义,悉是因缘生法,即通观也﹔因缘即即假者,别也﹔二为方便道,得入中道第一义,双照二谛者,亦通亦别也,上来悉是中道者者,非通非别也。[[[30]]] 这是说一切诸经皆云如是,即表一切经教皆有所生之因缘,凡是因缘所生法,可就,可就假观,可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074723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的人生智慧

    ,唯有到了般若经教,在阿含的基础上才把的教义推向极致。通后是指《般若》与《华严》、《涅槃》、《维摩》等经的关系,般若经教所揭示的缘起性,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。如实的把握般若中正见,对于...明白了有,再来说明。通常我们以为:有是存在,有就不是是不存在,就不是有,因此有在外,空有对立。可是以般若中智慧来看,空有不但不对立,而且是一体的。所谓,不必在有之外,也不必事物毁灭了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375739.html
  • 隆莲法师《心经浅释》

    、不异、不断、不常。中宗就是着重阐述八不正见。由於"诸法相"所以是"不垢、不净、不增、不减、不生、不灭"。真正见到了诸法的性後,才能见到事物没生灭等灾相。无自性,就无从安立生灭等颇倒相。 下面...般若观来看,此五蕴,十二处都无自性,这一句亦是从上句的"空中"带下来的,应为"是故空中无眼耳鼻舌......法"。是在修之时见列十二处无白性,在修觐时五蕴、十二处都应依次他们的性。 "无眼界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376148.html
  • 陈兵教授: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佛教禅定处理此类问题,主要用修不净观、慈悲等相应的禅观和般若予以对治,再加上守护根门、初夜后夜精勤坐禅经行、修气脉明点等方法,若修习者具备正见、善知识、有闲等条件,自不难度过这一难关。若修习者不具...者而言,并不可怕。只要对其有如实的了解和理解,以佛法万法唯心、心识本的般若正见冷眼观察,不怕、不执、不求、不拒,其如梦如幻,魔佛一如,只是心识的幻现,皆空无自性,则一切魔事魔境,皆不足为碍,而且会...

    陈兵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476337.html